close

今天幾乎是我在布萊頓之旅的最後一天,幾乎………

會說幾乎是因為我們有考慮要在布萊頓多待一段時間﹝陽光、沙灘、美食,任誰也無法抗拒﹞。

 

Anyway,現在住的旅館是一定要退房的。

退房前來個旅館臨別照吧!

上面兩張照片是旅館外的小公園。

 

如果說英國有什麼讓我印象深刻的,我會說他們對於公園綠地的重視令我刮目相看。

在英國住過數個不同的城市,唯一相同的特色就是無論走到哪裡,到處都有公園綠地可讓人悠閒自在的或坐或躺。這在台灣是很難得見的。

 

記得剛到英國還很不習慣踩在草地上﹝台灣的規矩是「禁止踐踏草皮」﹞,每次經過草地都為故意繞道走,更別說長時間地坐﹝或躺﹞在草地上了。

這座小公園的下方其實是一大片的停車場。我不得不說,把公園綠地建在停車場上而不是讓醜陋的停車場裸露在地面上,真得是很environmentally friendly﹝環境友好﹞、又很聰明的做法。

 

下面四張照片是旅館一樓的起居室﹝living room,但我覺得叫它起居室比客廳好聽﹞,溫馨的擺設很有英式風格。

 

Hotel.JPG

 

退房之後,我把行李寄放在起居室裡,徒步走向會議會場旁的咖啡店等托比﹝結束會議﹞。

 

見到托比後,托比提出了一個誘人的提議「我們在這邊找個房子住下來好不好?!」

好啊!怎麼不好,我超喜歡這裡的碧海藍天白雲,恨不得可以天天在這裡生活。

 

可是話又說了回來,找個房子住哪是在一兩個小時內就能完成的﹝我們訂的火車票即將在兩個小時後出發﹞,加上托比愛托又愛比的個性,他能在兩個小時內把這是搞定,我頭輸給你。

 

托比也很有自知之明,他知道以他的個性要決定一個住的地沒那麼容易,所以他改提議

「那我們今晚先找間便宜旅館安頓下來,再利用這一天的時間好好想想。」

 

再留一天,我求之不得。

雖然已經訂好的票不能退,而且還要再多花一晚的住宿費,但其實我知道托比心裡真正的想法。

 

小姐我呢是盈盈美代子了五天,他老兄可是連續在會場裡工作了五天,難得來一趟這麼美的海濱城市,如果連海邊都沒去過,就這麼回去了實在有點可惜。

所以我同意他的提議,但前提是要先找得到旅館才行。

 

布萊頓在這個季節是很忙碌的。

不僅有大量來自於倫敦的觀光客﹝從倫敦搭火車到這裡只要一個多小時,很多住在倫敦的人很愛來這裡度週末,到週一早上再換上西裝坐火車回去﹞、因為會期而來參加會議的人、語言學校裡的國際學生及一般的觀光客。

要找間有空房,價格又合理、又有提供無線網路的旅館,的確需要一點運氣。

 

到原來住的旅館,跟旅館老闆道了再見、取了行李,托著行李,托比跟我又橫跨半個﹝好啦!沒那麼遠,不過大概也有個1/4個﹞布萊頓,回到我們第一天住的區域,開始一間一間地問、一間一間地找。﹝好刺激喔!我從沒幹過這麼隨興的事﹞

最後讓我們找到這間價格合理、提供網路且老闆人很好的這間Urban House

 

photo 373-2.jpg

 ﹝因為只計畫住一晚就走,所以我們倆連行李都沒什麼打開。整個房間只照了張萊恩躺在床上當大爺的照片﹞

 

剛進這房間時發生了一個小插曲。

一進房間,把房門關上後我就聽到一陣陣奇怪的聲音。

那聲音有點像是.......嗯.........是.........男生女生.....搖床的聲音﹝好尷尬喔!﹞ 

但再仔細一點地聽發現,應該不是喔!因為那叫床低吟的聲音很低,不像是女生發出來的,

而且重點是,那喃喃地聲音持續很久、很規律﹝有哪個女的可以這麼厲害﹞。

所以我研判,應該是鴿子停留在別人家的屋頂發出來的咕咕聲﹝隔著窗戶聽真有點像喃喃地低吟﹞。

﹝我只敢大膽假設但不敢求證,因為我怕鳥!!﹞

 

過一會,托比進來了。門一關上2分鐘後,托比就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我,手指著屋頂。

我說「我知道,我剛剛就聽到了,不過應該不是那個,因為那叫的聲音有點低,不像女生。」

托比白了我一眼說「你不知道這個區域有名的同志區嗎?」﹝所以他覺得那聲音是男生發出來的而不是女生﹞

「可是我聽起來覺得不像耶!哪有人可以叫那麼久,又那麼有規律啊?我猜應該是鴿子啦!」我反駁。

托比不相信我,打開窗戶,探頭出去查個清楚,「哪裡有鴿子啊?連個影子都沒有」托比抱怨。﹝他還是覺得是樓上有人在搖床,而且是男男﹞

「沒有鴿子喔!那我就可以放心地探頭出去了。」我說。我把頭探出去再仔細聽,終於,我知道聲音是從哪裡來了。

 

那聲音不是鴿子,也不是搖床所發出來的。

 是................

 是風吹過屋頂發出來的嗚嗚聲,但隔著窗戶聽,聽起來卻像叫床低吟聲。

 

「好險只是風!」托比跟我都呼了好大一口氣。

 

photo 377-2.jpg  

 ﹝旅館內的Bar,白天開放當Living Room,晚上6-11點是Bar。﹞

Urban House跟我們之前住的﹝托比公司買單的﹞那家旅館比起來當然不能算是豪華,但在這裡我不得不推薦一下,因為是這間旅館的老闆人真得好好喔!﹝之前旅館的人也蠻不錯的,只是沒有像跟這位老闆互動這麼多﹞

 

首先,我們這兩個奧客跟人家說「我們極度需要網路,如果房間的Wi-Fi收訊不好我們不能住。」

老闆沒有一點不悅,還很客氣地說「要不你們就先試用看看!」

這麼這麼阿沙力!

我們都還沒付房費,老闆就差人把房門打開讓我們進去,而且還給了我們網路的密碼,讓我們用起無線網路來了。

 

第二天要退房時,因為托比正在跟公司老闆、同事用skype開會,所以我托到最後1分鐘才下樓去還鑰匙。

還鑰匙時還很有臉的問老闆「可不可以請你開樓下吧台的門,因為我男朋友還在skype網路會議上…………

我話都還沒說完,老闆就直接說「沒問題」,並拿出鑰匙幫我開Bar/Living Room的門,讓我們直接進去又是插電又是用網路的。﹝我們都已經退房了耶!﹞

 

好死不死,托比口中「大概只有半個小時的會議」一共開了約快3個小時。在這3個小時之中,老闆從沒進來問我們「你們什麼時後要走」、「會議什麼時候會結束」或進來擺臉色給我們看。

退房之後還佔用人家旅館的起居室那麼久,我們覺得很不好意思。所以在托比開完會後,他跑去櫃檯打算跟老闆道謝,但老闆正在講電話,所以他就先回來收拾東西。

老闆可能有看到他走過去又走回來,講完電話後,老闆竟走到吧台來問我們「是不是有什麼需要?」

我們跟他解釋說「不好意思,沒預料到會議會持續那麼久,佔用這地方那麼久的時間。」老闆一點也不在意地說「沒關係,有需要再跟我說就可以了」

天啊!老闆你人怎麼可以這麼好。

 

本來我們想繼續在這家旅館多住一晚的,但一晚50鎊實在是有點貴,所以托比決定再去碰碰運氣,看看有沒有可能可以問到一晚40鎊的房間﹝10鎊耶!可以省一頓晚餐的錢﹞。

 

托比跑到我們第一天住的那間旅館﹝就在Urban House的正對面﹞,希望旅館的人可以認得他,給他一點優惠。

過了一會,托比跑回來說「有了,有問到一間只要40鎊的房間,不過是在頂樓,你要不要?」

頂樓!老娘沒在怕的啦!想當年在台北,我可是每天5層樓上下地跑,連只剩一隻腿也沒停過。﹝當年出車禍,腳斷到只剩一隻能走路時,住在沒電梯的舊公寓,要回家,還是照樣得要拄著拐杖,跳上5樓的家﹞ 

 

進了房間以後我很好奇,托比是怎麼談讓一間原本50鎊的房間談到可以少10鎊。

托比說是因為櫃台人員主動幫忙打電話問旅館經理,才有機會談到40鎊一晚的價錢。﹝又遇到好心幫忙的人﹞

 

原來我們第一天住的那間旅館New Steine Hotel跟這間Gullivers Hotel是同一間,只是兩間座落在兩棟不同的建築。

New Steine Hotel走比較高級的路線,房間是附衛浴,旅館裡還附有Bar;

但Gullivers Hotel是走平價路線,房間內沒有自己的廁所﹝只有淋浴間跟洗手台﹞,廁所須與同層的其他住客一起使用。

 

可以用40鎊住到這間房不是沒有原因的。因為這間房間位在旅館的最高層,又屬西曬的房間,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喜歡﹝因為會很熱,且屋頂較低﹞。旅館老闆可能覺得房間空著也是空著,不如做個順水人情把這間房間以40鎊出租,滿足我們的需求,又能減少空房率﹝還得一個好名聲﹞。﹝以上皆為自己的猜想﹞

 

進了房間我跟托比說「這房間是我夢寐以求的penthouse耶!」

托比笑我「這不是penthouse,這是attic。」

原來penthouse應該是那種在電影裡看到,有專用樓梯、升降機、陽台,或像是飯店裡的總統套房那種才叫做penthouse。我們住的這種頂多叫做attic或loft。﹝我不管,我說是它penthouse,它就是penthouse。﹞

 

photo 382-2.jpg

 ﹝萊恩大爺玉照再一張﹞

 

這次的penthouse沒有奇怪的低吟聲,倒是常聽到海鷗跟鴿子在窗外振翅而飛的聲音。

  

penthouse.JPG

 

由於房子找得不是很成功,所以我們決定還是先訂火車票回農場再從長計議。

 

掰掰,布萊頓!

這景象將會是我們對布萊頓最後的記憶。

 

【補充】

在多留下來的這兩天,我趁托比工作之餘,帶著他到碼頭上吃了我那朝思暮想的2鎊炒麵﹝我們點大盤的雞肉炒麵,所以比較貴,是3.8鎊,但口感還不差﹞;第二天又帶他到我很大力讚賞的那間中國餐廳﹝China China﹞,外帶檸檬雞+炒飯到海邊,邊吃邊欣賞太陽下山的美景。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回 家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

陽光、海灘、比基尼的布萊頓之旅終於落幕了。

感謝托比爸不辭辛勞到車站來接我們、托比媽在家烤蛋糕幫我們接風,我跟托比奉上兩個小紀念品給他們。

  

photo 431-2.jpg  

  

一個是刻有Brighton的海濱小屋磁鐵;另一個是仿傳統漁船的黃色小木船,上面也刻有Brighton的字樣。﹝我堅持紀念品一定要有“Brighton”字樣,這樣才表示是從布萊頓來的紀念品﹞

 

單獨照來一下 

 photo 437-2.jpg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photo 439-2.jpg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【旅館資訊補充】

Hotel New Steine
10-11 New Steine, BN2 1PB, Brighton & Hove

Adelaide Hotel
51 Regency Square, BN1 2FF, Brighton & Hove

Urbon House
20-21 New Steine, BN2 1PD, Brighton & Hove

Hotel Gullivers
12a New Steine, BN2 1PB, Brighton & Hove

  

﹝全旅程完﹞

 

延伸閱讀

【布萊頓之旅】Day 1 首得雲開見天明

【布萊頓之旅】Day 2 暗藏玄機的早餐

【布萊頓之旅】Day 3 一個人的旅行之安捏嘛A歐

【布萊頓之旅】Day 4 一個人的旅行之人家也要曬太陽

【布萊頓之旅】Day 5  一個人的旅行之要敗大家一起來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vy 的頭像
    Ivy

    Ivy's Cooking Book

    I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